上汽大通以期深化转型的当下,提出亮点业务、拔高品牌形象是其应对之策。
88辆,716辆,771辆,1703辆,1727辆,1315辆。
对于上汽大通D90,这样的月度数据并不理想,截止今年1月,上市6个月来以来售出6320辆,月均仅过千辆。而回顾其面世之初,对于8月8日的上市节点,这或也辜负了“发发发”的业绩愿景。
而实际上,之于上汽大通,D90不仅是“商转乘”战略的重要车型,也是验证C2B模式可行性的首款产品。
作为品牌承上启下的重要产品,D90销量的每次波动,均是品牌在战略定位、技术实力、产品质量的侧面印证,而这样低迷的数据表现,或许也反映出企业在上述层面存有不足。
品质把控尚且存疑
首先,在品牌最赖以生存的产品品控及安全性能上,上汽大通诸多产品似乎并不如人意。
发动机故障频发,是上汽大通最受诟病的问题之一。
而在品质把控上,其产品的质量监管也并不过关。
显然,质量问题频出,且在根本的品控上并不完善,这对于商转乘的上汽大通而言,又谈何取得市场的良好反响呢?
车型定位“空中楼阁”
除去质量问题,在相关技术并未具备同级车型绝对优势之时,在品牌定位上,上汽大通似乎也并未摸准市场脉络。
而这在D90“对标合资”的四个字上,车型属性体现的如同空中花园般虚无缥缈。
其在上市之初,便跳过了传祺GS8、长安CS95等中国品牌的同级对手,直接打出了吊打汉兰达、锐界等合资同级SUV的口号。
然而,从具体细节来看,现实却拉开了D90与合资的距离。
大通D90车身高大沉重,导致油耗相对较高,在车辆使用期间,并不具备价格优势,毕竟,在该售价区间内,购车群体对于车辆油耗还是略微敏感。
此外,在变速器方面,尽管D90推出两款6MT手动挡低配车型,但定价并不便宜,而其6AT自动挡车型,却比热销的传祺GS8低配自动挡贵了约1.6万元。无疑,倘若消费者在同级中横纵向对比后,上汽大通并不具备价格优势。
而在D90问世之初,其以“大数据”形式对车辆进行价格定位,如今从市场反馈上来,这样的线上调研似乎与线下市场的信息匹配仍有出入。
按需定制资源内耗
此外,C2B作为上汽大通的销售卖点,以期吸引消费者注意的同时,无疑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意味。
根据厂商提供的信息,消费者可按需定制自己的车型,订单反馈到上汽大通工厂,工厂进行“按订单生产”,再进行交付。
这种模式看似简单,但对于企业来说着实复杂,只有小批量产品才适合定制化,因为费时费力,没有标准化的生产就谈不上盈利,这其实在汽车领域更是最简单不过的。
而从透露的消息看,上汽大通提供的定制项目之多令人咂舌,总共有10616种配置方案。
然而,作为自主品牌的“定制版”,在选购配置后,其售价也是直指豪华。以最低配15.67万元的入门版车型,选装了自动变速箱、驱动模式以及7座后,裸车价瞬间飙升接近至20万元。而这仅仅选装了三个配置,还不算其它的内饰以及高科技配置。
显然,在上汽大通以期深化转型的当下,提出亮点业务、拔高品牌形象是其的应对之策。
但更可以肯定的是,对于任何一家品牌而言,严格品控、精准定位,都将是企业赖以存活以及发展壮大的生存根基。
【17财经网-www.17cy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