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焦点财经 >

新龙跃借壳上市求拓展

来源: 互联网

摘要:新龙跃带领周边农民一起发展,秉承合作共赢共商、共享财路、共建小康社会原则,意欲借壳上市,寻求大米企业的发展之道,为更多的民众、商户、公司、企业带去合作共赢的机会。

饮水思源,同步发展

鹤岗市新龙跃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统称:新龙跃)是我国黑龙江省鹤岗市一家集稻米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企业。占地面积63.8亩(42515㎡),土地为自有,自建厂房并购买设备,总投入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拥有先进的稻米研发技术以及稳定的大米生产、销售渠道。

作为鹤岗市拔地而起发展中的企业,新龙跃深刻地了解:只有先带动周边农民及合作企业共同发展,才能互利共赢,让企业迈向壮大。新龙跃这么想着,也这么做了。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着互惠互助、携手创富的绝妙好棋。举例而言,据鹤岗市一家与新龙跃签订合作关系的德有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孙德有介绍,仅2016年与新龙跃第一次合作,就让54名社员人均增收了3700元。

1499659490780771.jpg

 (新龙跃借壳上市--新龙跃厂房俯瞰图)

合作共赢,携手创富

孙德有告诉记者,合作社与新龙跃建立合作关系后,新龙跃会给水稻种植的水田做检查,被污染水田需要做土壤修复,确保土壤无毒无污染之后才会让合作农户进行种植。而需按照公司“农业三减”的合作要求,有机种植100公顷优质水稻,新龙跃借壳上市再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全部收购,既省去了社员出去卖粮的中间环节,又能解决社员的后顾之忧,而新龙跃也得到了“充裕、优质的粮源保障”。

合作社社员袁艳平兴奋地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当时,普通米的市场价在每斤1.47元左右,她跟往年一样,一共有机种植了27公顷的原生态水稻,每公顷产量8.5吨基本持平。

但由于与新龙跃签订的“企业+合作社”订单种粮合同要求种植的是绥粳四长粒香,每斤的收购价是1.75元,高出普通米市场价近0.3元,扣除成本,袁艳平共赚28.3万元,整整多赚了10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德有合作社与新龙跃签订的这个订单,恰恰正是订单农业的标准模式,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更为农民增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新龙跃借壳上市也在得到了“充裕的粮源保障”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设备的稼动率,降低运营成本,并产出原生态大米商品,增加企业收益。

ͼƬ2.jpg

 (新龙跃借壳上市--专家巡查水稻长势图)

对接资本市场,寻求新三板上市发展

新龙跃负责人补充道,发展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目前,随着农业的深化推进,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实施加快,为中国农业“走出去”带来极大的市场。新龙跃若只维持在“帮助周边农民致富,带动合作企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挂牌上市以对接资本市场,利用直接融资以支应资金投入,将公司在农业物联网、农用无人机、农业科技机械、土壤修复、有机种植等领域的科技成果打包输出,带动周边省市,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商机,新龙跃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再上台阶。

正所谓“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新龙跃借壳上市之后,物力、财力得到全面补充,继而引进技术、人才等,再切合公司发展实际的人才管理机制,依靠人才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才能更快实现科技成果打包输出。公司高层透露,目前与一家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的借壳谈判已到最后阶段,相信不久就会有好消息对外发布。

记者了解到,新龙跃对新三板借壳早有准备,除了引进日本进口的农业科技设备、有机水稻种植加工的产能由10万吨提升至30万吨外,近期还陆续签订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群体较多的海外市场,同时也在积极进行农产品电商平台、互联网运营公司的并购谈判。以此看来,鹤岗市第一家龙腾虎跃于资本市场的新星的诞生,已是指日可待。

【17财经网-www.17cye.com.cn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