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焦点财经 >

去年小贷公司贷款额下降20亿 互联网金融巨头布

来源:

  传统小额贷款正面临互联网化改造。央行近日发布的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小贷公司数量为8910家,相应的贷款余额为9412亿元,贷款余额出现了负增长,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0亿元。在过去的2015年里,相对于小贷公司在业务发展上的乏力,同样发力小贷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阿里小贷、陆金所、甜橙小贷等迅速崛起,推动着小贷业务朝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方向转型。

  传统小贷公司迎发展拐点

  传统小贷公司的发展增速已经明显放缓。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统计,自2010年至2015年9月末,传统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分别为98.21%、51.3%、38.33%、15.01%、8.89%,连续5年下滑,到2015年末,传统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同比出现了负增长,进入发展拐点。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小贷公司发展乏力,关键是缺少国家层面统一文件。央行和银监会联合颁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规定,小贷公司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这限制了公司资本来源,迟滞其发展。

  近几年,与传统小贷公司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贷需求在日益扩大。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目前共有1000多万家微小企业、4000万家个体工商户,要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至少需要2万亿元的小额贷款资金。2015年底,国内近9000家传统小贷公司提供的贷款余额还不足1万亿。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新的市场主体来填补,互联网小贷平台应运而生。

  互联网化趋势增速行业洗牌

  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配套出台了小贷公司管理办法、网络借贷管理办法等规定等,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小贷业务铺平了道路。

  近日出炉的中国小微企业普惠报告指出,银行“惠而不普”,传统小贷公司“普而不惠”。在优质大客户本就掌握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手中的情况下,用户贷款申请额度呈现“微小化”趋势,这种趋势和传统小贷公司追求大额放贷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为互联网金融巨头的入局留下了市场空间。国家政策的同步推进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力,有望为小贷行业带来又一春。

  互联网小贷场景化满足需求

  事实上,相比银行以及传统的线下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离用户更近,其小贷业务与既有业务的互补、协同也更强。

  互联网金融平台所提供的小贷业务,主要特色在于将信贷需求植入具体场景,比如用户最为实际的旅游、教育、购物以及日常支出等生活服务类刚需,而其产品的核心则在于后台快速的数据和互联网征信审核能力,以及前端对各种场景的嵌入匹配,这和银行、传统小贷公司的信贷有明显的差异。

  纵观市场,除了阿里巴巴较早发力外,陆金所、腾讯、甜橙金融等也纷纷布局互联网小贷业务。近日,甜橙金融旗下甜橙小贷推出了“惠动全城,万众齐贷”活动。自2月8日起到3月31日,通过甜橙小贷APP或翼支付个人客户端申请并成功获得贷款的用户,奖励实际贷款金额的1%,奖励总金额高达50万元。分析人士指出,甜橙小贷这种节日消费和信贷结合的场景配套活动,在为用户提供消费取向指引的同时,也丰富了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的内涵。

  据悉,目前甜橙小贷共有“甜橙易贷”、“甜橙优贷”、“甜橙快贷”三个系列产品,是国内互联网小贷行业阵营的主要成员。甜橙小贷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将继续深度开发小贷市场,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和增长点,选择更多优质的信贷产品融合到平台上,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奋力跻身网贷行业前五位置。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匹配度的逐渐增强,以甜橙小贷等互联网小贷为代表的细分金融模式,持续用更多场景化和便捷化的方式服务用户,推进普惠金融落地,与此同时,服务了10年的线下传统小贷业务模式也迎来互联网金融的洗礼。


【17财经网-www.17cye.com.cn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