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财经时评 >

坚持资产配置 从容面对人民币贬值

来源:

  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2298;上日中间价报6.1162,收报6.2097。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幅度近2%,创历史最大降幅。11日中间价创2013年4月25日来新低,令人咋舌。

  俗话说,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此次人民币贬值也应了这句老话:在过去几年,央行过度重视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而忽视了稳定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在过去两年,这意味着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过快。还有就是是央行仍在强力干预汇率中间价,造成中间价与收盘价的持续背离,这既使得汇率背离了市场供求所决定的水平,又不利于人民币远期市场的发展。

  因为政府的调控,一直以来,大量的外资在中国长期游弋,躺着赚钱。就如知名家所言,“从2005年汇改到现在,你啥也不干,就把美元换成人民币,现在(贬值前)换成美元,升值33%”。你大概听过一个笑话,说一个美国人到中国连吃带喝,走的时候把剩下的钱换成美元,一年等于白吃白喝。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次人民币的贬值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中国新政的一些列经改政策中,人民币贬值相信也是这其中有步骤的一环。

  那么作为一般投资者,在如此风浪之下,该如何投资,以应对人民币的贬值呢?

  一,谨慎应对

  历史上,人民币与A股走势在多数时候存在高度相关。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每一次人民币贬值都伴随着A股的下跌甚至大幅跳水。人民币走势与A股有关联的原因是,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引发本币资产估值下降,导致、地产等相关走弱,拖累整体;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将导致热钱流出,A股所处的流动性环境会迅速趋紧。

  但是刚才也说了,这次贬值是经济改革的一个步骤,所以,人民币并不会出现卢布断崖式的跳水,所以并不会引起股市的恐慌,相反,人民币贬值,海外热钱做空A股的成本增加,反而会使A股趋于稳定。但于此中国股市乃至中国经济的多事之秋,A股未来何去何从恐怕未可定论。笔者依然建议您谨慎应对,保持仓位稳定,切不可冒进。

  二,类固定收益模式尽量选择高收益

  抛开国家宏观政策不谈,人民币贬值还是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不小的影响。资产缩水,生活成本增加,这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由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每周休息两天半)来看,鼓励拉动内需是未来的主要方向。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收入会进一步增加。

  而于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安全的情况下,保证我们财富绝不缩水,或者尽量减少财富的缩水。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就不允许我们进行激进的资产配置。而P2P在资产配置中中流砥柱的作用愈加突显。在央行的一系列监管政策之后,P2P的安全性将得到充分的保证,但是收益率也很有可能会下调,趋于更加合理化。即便如此,P2P也依然是类固定收益模式的最佳选择。是跑赢,保证资产不缩水的利器。

  三,股权类投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刚才说了,人民币贬值并不是卢布断崖式的跳水,也不会持续很久,所以,很多中的投资模式依然是首选。在这其中,股权类投资更是首选中的首选,可以说是对抗人民币贬值诸多利器中皇冠上的明珠。因为新消费拉动内需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股权类投资很大部分是面向新消费、新科技部分的。无论人民币如何贬值,企业的估值都是随市场规律而动,汇率和回报率都会挂钩变动。现在的贬值反而成就了股权类投资的洼地。

  四,海外资产配置势在必行

  海外资产配置可以说是对冲人民币的最佳方式。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海外资产配置都是可取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民币的贬值必定引发大量的连锁反应。宜信CEO唐宁曾说“其实世界是平的,现在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了,大家思考财富管理的时候,思考自己生活、事业方面的提升,思考自己的的时候要有全球化视野,中国越来越大力度的走出去,在世界舞台上大显身手,每一位理财者以后真正让自己资产包变得非常的科学、合理、正确,海外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一块,未来也可能是重要的缺失”。

  事实上,全世界各地的富裕人群,都会选择将部分资产配置在本国之外。这样做可以分散地域,最大限度在全球范围内享受经济成长的收益,让个人资产更好地保值和增值。

  那为什么说来宜信财富就不怕不怕了呢?因为宜信财富在2015年针对市场环境新常态及国内高净值人群和大众富裕阶层的投资习惯、投资方法新变化,提出了一种资产配置的新方式——“1+3带多”:“1”是指宜信的P2P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3”是股权类、资本市场类及海外资产管理类3大资产配置,而多则是指“多产品、多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产品及服务,针对不同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与财务状况,通过专业的资产配置为用户实现资产增值。

  无论市场如何风起云涌,宜信财富,永远是您最可靠的财富管理伙伴。


【17财经网-www.17cye.com.cn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