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财经时评 >

有融网董事长:资金托管并非是检验资金安全的

来源:

  自《互联网指导意见》出炉后,网贷业界讨论最多最热的无疑是指导意见中关于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这条。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的威力开始初现,各地互联网金融协会以及多家网贷平台纷纷着眼于资金托管行动起来。

  各地掀资金托管热潮

  《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中提到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除另有规定外,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

  其实,早在《指导意见》下发之前,就有很多平台为了增信,主动向银行“求托管”,但由于监管原因,银行的态度一直比较暧昧。《指导意见》下发后,不少平台与银行都视其为,积极备战资金存管或托管事宜。例如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与深圳银行、平安银行和共同签署了第三方资金托管协议。

  但由于意见框架中并未对“存管”作明确定义,业内仍对银行资金存管存有保留意见,认为只能由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的要求并不符合网贷市场的现有实际。有融网董事长程国洪表示,监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指导意见》的价值在于给了行业一个健康发展的方向,而具体制度的落实还要看是否接地气。当前2000多家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中,仅积木盒子真正实现了银行资金托管,一刀切或将重创整个行业。事实上,只要能够保证专款专用,达到用户资金与平台分离的目的,托管方无须局限在银行。

  有意思的是,当下平台客户资金除了银行托管、第三方支付公司托管以外,还有另辟蹊径的,例如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与江苏交易场所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江苏省P2P网贷平台资金将统一由江苏交易场所登记结算有限公司进行托管。

  资金托管到底有没有用?

  针对各方热议的资金托管,投资人更关心的是资金托管到底有没有用,能否真正有效实现资金隔离,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看一组有意思的,据网袋之家的网贷档案资料显示,当前记录在案正常运营的1264家网贷平台中,有324家平台对用户资金进行了托管,仅暂比约25.63%;而记录在案的244家问题平台中,没有对用户资金进行托管的占比高达93.85%。

  由此可见,投资人资金是否安全,与平台有无资金托管没有必然联系。尽管从当前累计的问题平台数据来看,绝大多数问题平台没有资金托管,但资金托管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影响资金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无论是银行或第三方支付进行资金托管,并不会对交易过程和真实性负责。也就是说,平台可以通过伪造借款人发假标,套取“托管”的资金。资金托管不能杜绝平台自融,但变向提高了平台作假成本,有一定抑制作用。

  资金托管并非是检验资金安全的唯一标准

  有融网董事长程国洪表示,资金托管并非是检验资金安全的唯一标准。对于平台而言,为了切实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不能光打有资金托管的旗号,而忽视其他维度的风控。据程国洪介绍,有融网除了与新浪支付达成战略合作,为用户资金进行托管以外,在其他风控措施上也力争精益求精,不曾松懈。

  1、项目安全。有融网风控团队严格甄选、实地考察,确认标的的真实性;每个债权均有足额物权担保,对抵质押物进行专业评估审核,并在贷后对抵质押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确保抵质押物的价值能够覆盖。

  2、资金安全。新浪支付全程为用户资金提供托管,用户账户资金安全由阳光全程承保。此外,有双重履约机制,为还本付息保驾护航,即债权项目借款人到期未能偿还借款均由该项目出借人先行赎回项目债权,并向投资人垫付债权收益权本息;债权项目借款人到期未能偿还借款,出借人对该项目又未进行赎回的,均由合作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向投资人代付债权收益权本息,以取得项目出借人的债权。

  3、技术安全。专业技术团队保障网站运行、数据传输持续安全、稳定。

  4、法律保障。专业律所全程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法律证据全权委托第三方托管。

  程国洪认为,只有通过项目、资金、技术安全,加上法律保障,才能更加全面地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积极推动平台长久健康发展。


【17财经网-www.17cye.com.cn
热点信息